【学政策 出榜样】⑩建科管桩公司杨艳杰——岗位淬炼显担当实干笃行树榜样
访问次数:3967次 发布时间:2025-09-01
自菏泽市委下发《关于提升干部队伍能力作风的20条意见》(以下简称“20条意见”)以来,菏泽投资集团深刻领悟政策精神,贯彻落实具体行动,涌现出一批典型人物。他们在车间、在工地、在企业需要之时,将根扎进奋斗热土,将名隐于行动之中。或许你看不到他们,但你应该知道他们。
在建科管桩公司六年间,杨艳杰辗转生产、营销、综合管理、成本控制四大部门,以“转作风、提能力、促发展”为行动纲领,在平凡岗位上深耕细作,不仅完成了个人职业的华丽蜕变,更成为推动企业降本增效、激发团队活力的重要力量,生动诠释了新时代国企员工的工匠精神与责任担当。
从“按部就班”到“主动向前”,以务实作风筑牢成长根基
2020年11月,杨艳杰入职公司生产部,担任文员。生产车间的工作中,她每日需精准处理生产报表、原材料日耗表、废次品报表等多类数据文件,同时承担着上百名一线工人的工资核对工作,任务繁杂且要求极高。面对高强度的工作,她始终秉持“小事不含糊,琐事不敷衍”的原则,每一份报表反复核对数据、每笔工资严格校验明细,以零差错的工作质量获得生产部全员认可,也为自身奠定了扎实务实的工作作风。
2021年7月,因公司业务发展需要,杨艳杰调任营销部。负责销售台账与合同台账的系统化管理,并保障数据与业务进度实时同步。同年12月,凭借突出表现,她被赋予更大职责——全面统筹营销部台账管理,独立承担管桩运输费核算、业务提成结算等核心工作。面对新挑战,她主动转变思路,从“被动等待任务分配”转向“主动预判工作需求”,提前梳理台账逻辑、优化核算流程,确保运输费结算及时准确、业务提成发放公平合规,为营销团队免除后勤顾虑,助力其集中精力开拓市场,实现了个人从 “执行型” 到 “服务型” 工作作风的关键转变。
从“单一技能”到“多面手”,以勤学笃行破解岗位挑战
在营销部任职期间,杨艳杰深刻意识到专业能力对工作质量的决定性作用。为提升数据统计与财务分析水平,她利用业余时间系统学习会计专业知识,成功考取中级会计师证书,将原本“满足基础需求”的数据处理能力,升级为“支撑业务决策”的专业分析能力,为营销台账管理、费用核算工作提供了科学专业支撑。
2024年,杨艳杰调任综合管理部,主要负责人事管理核心工作。面对人事领域政策法规繁杂、流程标准要求高的全新挑战,她第一时间沉下心钻研人事管理相关制度条例,系统梳理业务流程。一方面优化考勤统计机制,简化冗余环节、提升数据统计精准度;另一方面细化入职离职手续办理规范,明确材料清单、审批节点与时限要求,形成标准化操作指引。凭借高效的执行能力,确保了人事管理各项基础工作按期落地、零偏差推进。
2025年3月,因公司成本管控工作需要,杨艳杰调任经营管理部。为快速适应成本管理相关业务,她确立“不懂就学、不会就问”的学习目标,主动跟随财务部门专业会计学习成本精算方法,深入研究成本构成逻辑;向技术部门骨干请教物料消耗管控要点,掌握不同物料的损耗标准与优化方向;深入生产一线,向资深师傅了解管桩生产全流程,熟悉各环节的成本控制点;同时利用线上学习平台系统提升数据可视化技能,掌握图表制作与成本分析工具的运用。通过多维度学习与实践,杨艳杰逐步构建起跨部门的知识体系,证明了“能力非天生,而是在实践中干出来”的成长逻辑。
如今在成本控制中心岗位上,杨艳杰充分发挥跨部门工作经验的优势,凭借生产部一线经验,精准核算车间生产环节的单位成本、能耗成本,确保“车间成本账”算得准;依托营销部工作经历,结合市场价格波动、订单规模等因素,深入分析不同订单的利润空间,让“订单利润账”算得清;运用综合管理部的统筹思维,协调财务、生产、采购等部门数据对接,推动“部门协同账”管得好。由她牵头搭建的“原材料消耗跟踪模型”,通过实时监控原材料领用、消耗、损耗数据,制定针对性的管控措施,有效降低了原材料损耗率,节约了大量成本。
从“岗位履职”到“价值创造”,以担当作为赋能公司成长
“转作风、提能力,最终要落到‘促发展’上。岗位不分大小,只要能为公司发展贡献力量,就是实现个人价值的最大意义。”这是杨艳杰在工作中始终坚守的理念。从基层文员到管理骨干,她的六年成长轨迹,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只有日复一日的坚持——把每一份报表做到精准、把每一项流程做到优化、把每一个成本控制点做到位,将每一次岗位调整都视为成长的契机,将每一个工作挑战都转化为提升的阶梯。
如今,在杨艳杰的示范带动下,建科管桩公司内“比学习、比作风、比贡献”的氛围日益炽烈。而她依旧步履铿锵,在成本控制这一新赛道上,她依旧保持着实干笃行的态度,持续优化成本管控体系、探索降本增效新路径,以奋斗者的姿态,书写着属于建科管桩公司的高质量发展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