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经济网刊发 :热电联产强支撑 低碳赋能助发展
访问次数:3168次 发布时间:2025-11-19
11月18日,中国经济网以《热电联产强支撑 低碳赋能助发展》为题,刊发了菏投热电项目文章。全文如下:

菏投热电项目效果图
寒冬已至,但位于巨野县菏投集团2x5万千瓦背压机组热电联产项目建设现场,依然热火朝天。该项目是2025年山东省重大项目,由菏泽投资发展集团和巨野县政府按照82:18的出资比例共同投资建设。项目占地面积217亩,总投资12.55亿元,建筑面积6.3万平方米,规划建设2台5万千瓦背压式汽轮发电机组,3台260吨/小时高温高压循环流化床锅炉,同步建设脱硫脱硝、除尘、废水零排放等环保设施,配套建设5万吨全封闭储煤场、5公里供汽管网等工程。
作为项目的主要投资者,菏泽投资发展集团积极响应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部署,坚持“对标一流、绿色环保、节能高效”的运营理念,持续探索绿色发展之路,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保障民生需求。

11月15日,菏投热电项目建设进度图
设备提质降耗 热电效能更高
菏投热电项目选择采用高温高压循环流化床锅炉,设计热效率92.5%,背压式汽轮机采用全反动式叶片,具有低汽耗、低热耗特性,汽轮机缸效83.45%,发电煤耗141.5克每千瓦时、供热标准煤耗38.7千克/吉焦,综合煤耗均优于国内标杆水平,全厂电机采用一级能效,同等发电供热条件下,年节约标煤12万吨。建成后能够向巨野化工园区提供稳定工业蒸汽,可替代园区内十余台天然气锅炉及生物质锅炉,助力区域经济发展和园区招商引资,同时预留扩建居民采暖条件,可实现周边乡镇民生供暖服务。
深化排污治理 废气废水双“零”
按照技术标准十年不落伍的要求,菏泽投资发展集团以节能降碳为宗旨,项目采用低氮燃烧、炉内+半干法脱硫、SNCR+_SCR脱硝等先进环保技术。在标准条件下每立方米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二氧化硫小于23毫克、氮氧化物小于30毫克、烟尘小于3毫克,低于国家超低排放标准,实现近“零”排放。
项目废水按照“统一收集-集中处理-达标回用”管理,采用沉淀-浓缩-蒸发结晶处理工艺,处理后水质满足回用标准,全部用于厂区生产补水或绿化灌溉等环节,实现废水零外排,从源头杜绝对周边水体环境的影响。

11月15日,菏投热电项目建设进度图
智慧管控赋能 降碳增效提速 项目采用最先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架构,通过应用层、平台层、设备层的高效组合,搭建一体化云资源管理平台,实现数据实时监控分析、设备自动预警诊断、负荷智能分配调节,达到资源优化配置、过程高效生产、安全环保可控,智慧电厂运维管理水平能够达到国内领先。
同时,依托办公楼等建筑物建设分布式光伏发电站,进一步拓展清洁能源利用渠道,建成后将有效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实现煤炭消耗减量与碳排放降低的协同效应,为区域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与“双碳”目标推进提供有力支撑。
作为响应“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点能源项目,菏投热电项目当前主体工程已完成总工程量的35%,预计2026年10月全面建成。投产运行后,将具备年供热860万吉焦,年发电量5亿千瓦时的能力,年销售收入7.15亿元,纳税4200万元以上。
下一步,菏泽投资发展集团将发挥国有投资平台的资金和人才优势,紧盯项目进展,做好跟踪服务,以建设“绿色、低碳、智能化、智慧化工厂”为目标,推动传统能源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升级,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全力助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