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民主生活会
习近平主持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中共中央政治局于12月25日至26日召开民主生活会,以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各项决策部署为主题,重点对照《中共中央政治局关于加强和维护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若干规定》《中共中央政治局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实施细则》,联系中央政治局工作,联系带头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的实际,联系狠抓党的十九大决策部署的实际,进行自我检查、党性分析,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
习近平在讲话中对中央政治局各位同志的对照检查发言进行了总结,并就中央政治局贯彻落实《规定》、《实施细则》提出了要求。
习近平强调,党的十九大指明了党和国家事业前进方向,为中国这艘承载着13亿多人的巨轮前行立起了新的航标,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吹响了新的集结号。有了好的决策、好的蓝图,关键在落实。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确定的目标任务,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央政治局的工作主题,也是中央政治局同志的主要任务。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要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学用结合,知行合一。抓落实来不得花拳绣腿,光喊口号、不行动不行,单单开会、发文件不够,必须落到实处。抓落实,是党的政治路线、思想路线、群众路线的根本要求,也是衡量领导干部党性和政绩观的重要标志。要有真抓的实劲、敢抓的狠劲、善抓的巧劲、常抓的韧劲,抓铁有痕、踏石留印抓落实。要明确属于自己职责范围内的任务,抓住突出短板和薄弱环节,分清轻重缓急,加强政策配套,加强协同攻坚,加强督察落实,确保各项目标任务按时保质完成。抓落实,一把手是关键,要把责任扛在肩上,勇于挑最重的担子,敢于啃最硬的骨头,善于接最烫的山芋,把分管工作抓紧抓实、抓出成效。
习近平指出,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首先要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保证全党令行禁止,是党和国家前途命运所系,是全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所在。中央政治局的同志对此必须保持十分清醒的认识。党的十九大在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中明确提出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把保证全党服从中央、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作为党的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我国革命、建设、改革的重要经验,是一个成熟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重大建党原则。中央政治局的同志要把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作为明确的政治准则和根本的政治要求,在思想上高度认同,政治上坚决维护,组织上自觉服从,行动上紧紧跟随,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这是对大家党性的考验,也是根本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
习近平强调,“四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反复性,纠正“四风”不能止步,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同我们党的性质宗旨和优良作风格格不入,是我们党的大敌、人民的大敌。中央政治局的同志必须带头树立正确政绩观,始终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干老实事,自觉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中央政治局的同志不仅要带头不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而且要同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种种表现进行坚决斗争,聚焦突出问题,充分认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多样性和变异性,摸清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不同部门的不同表现,紧密联系具体实际,既解决老问题,也察觉新问题;既解决显性问题,也解决隐性问题;既解决表层次问题,也解决深层次问题,抓出习惯,抓出长效。
习近平指出,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要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推动全党崇尚实干、力戒空谈、精准发力,让改革发展稳定各项任务落下去,让惠及百姓的各项工作实起来,推动党中央大政方针和决策部署在基层落地生根。中央政治局的同志要拜人民为师,向人民学习,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接地气、通下情,“身入”更要“心至”,围绕全面从严治党问题,围绕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需要解决的问题,围绕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攻坚战,围绕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问题,围绕改革稳定发展问题,开展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抓住老百姓最急最忧最怨的问题,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真正把功夫下到察实情、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上。中央政治局的同志要以身作则,推动各级干部动起来、深下去,使调查研究在全党蔚然成风。
习近平强调,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首先要从中央政治局的同志做起。职位越高越要忠于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只有敬畏法律、敬畏纪律,自觉管住自己,在廉洁自律上作出表率,才能担起肩上的重任。中央政治局的同志都应该明史知理,不能颠倒了公私、混淆了是非、模糊了义利、放纵了亲情,要带头树好廉洁自律的“风向标”,推动形成清正廉洁的党风。要勤于检视心灵、洗涤灵魂,校准价值坐标,坚守理想信念。要增强政治定力、道德定力,构筑起不想腐的思想堤坝,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要管好家属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坚决反对特权现象,树立好的家风家规。
习近平指出,我们党是生于忧患、成长于忧患、壮大于忧患的政党。正是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心存忧患、肩扛重担,才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我国形势总的是好的,但我们前进道路上面临的困难和风险也不少。国内外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面对的矛盾和问题发生了深刻变化,发展阶段和发展任务发生了深刻变化,工作对象和工作条件发生了深刻变化,对我们党长期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的要求也发生了深刻变化。中央政治局的同志尤其要增强忧患意识、居安思危,时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知危图安,尽职尽责、勇于担责,着力破解突出矛盾和问题,有效防范化解各种风险。
善学习 勇创新 重实干
解维俊在市政府全体(扩大)会议上要求
1月11日,市政府全体(扩大)会议召开,市委副书记、市长解维俊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全面贯彻落实市委十三届二次全体会议、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对市十九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工作任务进行分解,进一步明确目标任务,落实责任措施,确保今年的各项工作全面完成。
解维俊指出,今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全面实施“十三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也是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一年,全面做好今年的工作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在推动发展的过程中,我们探索形成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工作推进机制,要长期坚持,拓展深化,以更高的境界、更强的本领、更实的措施推动政府工作,更好地满足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解维俊强调,要善学习,锻造过硬本领。改革发展的重任、干部的成长进步、修身养性要求我们必须加强学习。要学习新理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新发展。要学习新知识,加强对现代科技、新经济、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工业4.0等知识的学习,不断增长新本领。要学习新经验,坚持眼界要宽、站位要高,结合要紧、选择要准,转化有效、措施要实的原则,善于学习发达地区先进经验,善于发现、培养、总结、推广基层创造的鲜活经验,以新经验推动新发展。要学习新政策,重点学习研究棚户区改造、脱贫攻坚、返乡创业、“三块地”改革、装配式建筑、农产品加工、新六产、城市双修等10个方面的政策,在政策中找机遇、找出路、谋发展。
解维俊要求,要勇创新,增强发展动力。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要切实增强创新意识,最大限度释放发展潜能。要明确创新的要求,坚持正确的理论作指导,深刻把握市情和发展规律,制定完整的顶层设计和配套措施,坚定创新发展的信心和决心。要正确把握创新的重点,着力抓好工作理念、投融资、城乡融合、科技、农村土地集约利用、信息化应用、社会治理、政务服务、工作推进机制等10个方面的创新,不断开创工作新局面。
解维俊强调,要重实干,确保任务完成。实干是政府工作的基本要求和工作规范,是适应我市发展阶段的现实需要,也是推动工作落实的唯一手段。要强化实干的责任担当,抢抓发展机遇,应对风险挑战,把全部心思和所有劲头用在实干上。要把准实干的正确方向,坚持正确的政绩观,瞄准目标,带着问题,坚忍不拔,划出底线,以实干促发展。要突出关键领域,聚焦重点项目、招商引资、园区建设,城建工程、精准脱贫、污染防治、新型农村社区、路域环境治理、试点和示范类项目、民生实事等10项工作实干,努力推动各项事业取得新成效,为决胜全面小康、实现后来居上作出更大贡献。
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闫剑波主持会议,副市长曹升灵、王忠想、高荣国、王卫东,市政府党组成员郭保存,市政府秘书长李士三出席会议。会上,印发了《市政府2018年经济社会发展责任目标工作分工方案》。
让思想与制度“刚柔相济”
——以好经验开创全面从严治党新局面①
(人民日报评论员 白龙)
十九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总结了5年来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经验,强调要以永远在路上的执着把全面从严治党引向深入。总书记的讲话内涵丰富、切中要害,既是我们党勇于自我革命的宣言书,也是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动员令。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本版今起推出系列评论,探讨如何长期坚持和深化5年来的宝贵经验,不断开创全面从严治党新局面。
——编 者
思想与制度一柔一刚、刚柔并济,二者同向发力、相辅相成,确保了全面从严治党砥砺前行。
“我们关注中国共产党领导层和党员坚守党纪的各种努力,希望能分享中共全面从严治党的成功经验。”中国共产党在全面从严治党方面的成就日益引起世界关注。一个有着8900多万党员的大党,是如何严明政治规矩,实现使命担当的?几年来,这些问题占据了一些国家的媒体头条,也是其他政党试图求解的内容。
在十九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这些经验做了全面总结。其中首要的一条经验,就是“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相统一”。这一宝贵经验既来自党的光辉历史,也来自5年来全面从严治党的丰富实践。思想建党旨在坚定理想信念的立党之魂,制度治党重在筑牢严明党纪的固党之基;思想建党管的是思想的“总开关”,制度建党则是架起行为的“高压线”;思想管党春风化雨、无微不至,制度管党雷厉风行、令行禁止。思想与制度一柔一刚、刚柔并济,二者同向发力、相辅相成,确保了全面从严治党砥砺前行。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一松劲,行动退千寻。十八大以来,通过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等,党员干部普遍受到了理想信念方面的思想教育。十八大以来查处的一系列案件也说明,不论是党的意识淡漠、主体责任缺失、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阳奉阴违,乃至“四风”问题出现的新变种等,根子都在于没有守好思想的“总开关”,导致精神钙质流失乃至误入歧途。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性教育是共产党人修身养性的必修课,也是共产党人的“心学”。修好这门“心学”,才能让党员干部在各种风险考验面前秉持正确的是非观和义利观。
制度治党的实践体现着思想建党的要求。好的制度如同堤坝,导引善行、阻挡贪念。党的十八大以来,制度治党驶入快车道。从颁布实施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到出台《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再到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会议审议的关于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的实施细则,无不标志着制度治党不断迈上新台阶,持续改善着党内政治生态。不仅如此,步入新时代以来的制度治党,一个显著特征就是着眼全球,以具有国际视野的治理之道,使一党的治理经验具有了更为普遍的意义。
需要看到,在一些党组织和个别党员干部身上,还存在着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两张皮”现象。此次的中纪委二次全会公报特别指出,“坚决清除对党不忠诚不老实、阳奉阴违的两面人、两面派”,还提出要关注“四风”问题新表现新动向,“对表态多调门高、行动少落实差的严肃问责”,等等。清除这些“两面人、两面派”“调门高、行动少”现象,不能只依靠思想教育,也不能只依靠制度,而必须坚持思想自律和制度他律的有机统一。正如习近平同志指出的,“制度不在多,而在于精,在于务实管用,突出针对性和指导性。”针对性和指导性来自何处?就来自于把思想建党的成果转化为制度治党的内容,让制度治党的规范体现思想建党的要求,使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同时发力、互相加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以永远在路上的执着把全面从严治党引向深入。今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改革开放40周年。随着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全面从严治党也面临新的、更高的要求。以思想建党坚定理想信念,以制度治党推动政治文明,全面从严治党刚柔相济、久久为功,必将更好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凝聚起不竭动力。
涵养几分静气丨人民论坛
一则故事,读来耐人寻味。父亲丢了一块表,抱怨着四处寻找,可怎么也找不到;等他出去后,儿子悄悄进屋,不一会儿就找到了。父亲很好奇,儿子则回答:我就安静地坐着,听到滴答滴答的声音,表就找到了。
这就是“心静”的力量。“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一事当前,苦恼抱怨无济于事,烦躁惊慌也于事无补,唯有稳住阵脚、静下心来、凝神细思,方能寻觅解决之道。诸葛亮在《诫子书》中一语道破“静”的重要,“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坚守内心的宁静,保持清醒的头脑,才能见天地之精微,察万物之规律。那么,“静心功夫”从何处得来?
“不奋发,则心日颓靡;不检束,则心日恣肆。”涵养静心功夫,离不开严格的自律。毛泽东同志在湖南一师求学时,特意到最喧闹的地方读书,目的就是锻炼意志,让自己能够胸怀静气,心绪不受外界所扰。为了让自己安静下来,有人给自己定下“静坐”的“日课”,坚持每天独坐两小时,终于改掉了身上浮躁的毛病。严格的自律,助人逐渐养成宁静、专一的心态,让人虽得意而不忘形、处困顿而不沉沦、临诱惑而不摇摆,也因静而明志,因静而生慧。
有人说,每临大事有静气。大事当前的静心功夫,往往得益于艰难困苦的历练。苏轼《书舟中作字》记载,一次乘船途中,滩险舟危,舟中士子面无人色,唯独他“作字不少衰”。这份从容盖因其“更变亦多矣”,所以能临事不惧,处变不惊。可见,不惮于在难事、烦事、急事、苦事上多磨炼,就能将内心打磨得成熟豁达,沉稳有定力,不再拘泥于一时一事的得失;多经历几番雨疏风骤的洗礼,耐得几回兴衰荣辱的打磨,就能在大事来临之时,气定神闲、沉着冷静,抵达“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境界。
读书以养性,书画以养心。“静心功夫”,还可从读书中来。寂寞忧愁时读一阙《定风波》,心会变得豁达敞亮;委屈不平时读一卷《宽容的哲学》,能收获“既忍且耐”的智慧。身处低谷之时,从书中汲取前行的力量,纵使“山重水复”也终将迎来“柳暗花明”;得意之时,时常读书以自省,也才能“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端起沉甸甸的书本,走进书中的世界,浮躁之气便能荡涤一空,久而久之,自然能寻得“此心安处”。
古人云:“人心多从动处失真。若一念不生,澄然静坐,云兴而悠然共逝,雨滴而冷然俱清,鸟啼而欣然有会,花落而潇然自得。何地无真境,何物无真机。”涵养几分静气,绝非暮气沉沉,而是多一些沉潜、少一些浮躁,多一些从容不迫、少一些进退失据。“静心”的功夫,助人眼界开阔,胸襟豁达,挺过如磐风雨,包容万千气象,寻得生命真谛。
别着急要结果,先问自己够不够格
(摘自 人民日报)
1
我有时候会很急躁,特别着急去看一件事的结果。等的时间久,会烦;最后不满意,也会烦。
比如,刚开始锻炼的时候,我就给自己买了一个体重秤,小小的,淡蓝色,上面有一只胖胖的小熊。跑步开始后,比认真锻炼更积极的反而是我称体重的频率,没事称一称,然后就不高兴。
皱着眉头向朋友抱怨:“为什么我开始跑五公里了,但体重还是没变呢?”
朋友都不理我:“看你那熊样!你也不说你晚上吃多少!”
我闭上了嘴,接着不高兴,但转念想想,他说的也对。我长肉用了七八年,却只想在七八天完成蜕变,这怎么可能呢?——明白了,其实是我心态不好。我太着急,但一时半会儿,我改不了。
2
我也会经常跑去寻求别人的答案:“你帮我看看,做这件事情,有没有用呢?”
就像我刚开始发文章时,阅读量很低,各种投稿都过不了,沮丧难受全部涌来。原来,越没有实力的人,越难接受失败。想来,我就是这样的。
好在经常遇到明白人,他们说:先别着急要结果,先看看自己够不够格。
这肯定不用看了,要是够格,我肯定早就取得成果了。但我的心就是静不下来,每做一件事,都想先问问“做这件事有没有用”,仿佛有点强迫症的感觉。
3
前两天,朋友二胖参加了一场面试,是一个寒假期间的网络直播课。昨天结果出来,她被顺利录用。
我恭喜她时,顺便说:“我不担心你,因为我知道你的实力和踏实程度。有时候我发现,很多东西就像我们以前的考试,如果准备得够好,没考之前,心里就有底了。”
她感动:“没想到这么小的事,你也记在心里。”后来上自习时,她用小纸片给我写了八个字: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其实这句话换个句式,就是我说过无数次的一句话:把一件事做到极致,其他的都会有的。
这里有一个条件,是“一件事”。我们都精力有限,能把一件事做好,就已经不错了。多把精力放在事情上,事情做好了、到位了,你期望的结果才可能会出现。
原来,付出要配得上结果,不求,其实才是最大的求。功夫到位了,结果自然就出来了。水滴石穿,原来如此。
想起中午吃饭时,有读者给我发来信息问,“读书有时候会忘记,那这还有意义吗?”
我回他:吃了饭会消化,那吃饭还有意义吗?
少问无意义的问题,多做点实事,自然就有意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