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菏泽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首页> 党建阵地 > 热点专题 > 热点专题二

热点专题二
Company profile

“两学一做”学习材料第七十一期(2021年5月)

访问次数:4323次   发布时间:2021-06-10

为什么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不是别的什么主义?
(来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问答》)
 
       科学社会主义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创造,也是人类自我解放的伟大觉醒。如果说科学社会主义跌宕起伏的发展历程,好比一部气势恢宏的交响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这部交响乐的华彩乐章。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近些年,国内外有些舆论提出中国搞的究竟还是不是社会主义的疑问,有人说是“资本社会主义”,还有人干脆说是“国家资本主义”、“新官僚资本主义”。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正确认识和把握这个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性质方向的重大问题呢?
       习近平总书记旗帜鲜明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根据时代条件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这就是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不是别的什么主义。”这重要论述掷地有声、一语中的,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统一,回应了国内外一些舆论对中国搞的是不是社会主义的质疑,廓清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识上的迷雾,彰显了我们党清醒的历史自觉和坚定的政治自信。在当代中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真正坚持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
       什么是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恩格斯曾对未来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过程、发展方向、一般特征作过科学预测和设想。他们认为,社会主义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具有决定意义的差别主要包括: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组织生产,满足全体社会成员的需要是社会主义生产的根本目的;对社会生产进行有计划的指导和调节,实行等量劳动领取等量产品的按劳分配原则;合乎自然规律地改造和利用自然;无产阶级革命是无产阶级进行斗争的最高形式、必须由无产阶级政党领导
       以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为目的;通过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高度发展最终实现向消灭阶级、消灭剥削、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的过渡;等等。这些构成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和“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在领导制度上,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在国体和政体上,实行人民民主专政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经济制度上,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意识形态上,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
       地位不动摇,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根本立场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等等。这些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赓续了科学社会主义基因血脉。如果丢掉了这些,就不成其为社会主义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丰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并赋予其鲜明中国特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学社会主义和空想社会主义的一大区别,就在于它不是一成不变的教条,而是把社会主义看作一个不断完善和发展的实践过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仅没有背离科学社会主义,而且恰恰是在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同中国具体实际、历史文化传统、时代要求相结合的过程中,得以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植根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当世界社会主义遭受严重曲折时,社会主义中国没有随着“多米诺骨牌效应”倒下,而是经受住了重重考验,科学社会主义在曲折中奋起。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科学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使科学社会主义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
       “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路走得怎么样,人民最清楚,最有发言权,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最有说服力。我们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使不可能成为了可能,推动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实现前所未有的提升,推动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实现前所未有的提升。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共有近1亿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千百年来困扰中华民族的绝对贫困问题历史性地画上句号,书写了人类发展史上的伟大传奇,以不可辩驳的事实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真正的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这条路走得对、走得通、走得好。所谓中国搞的是“资本社会主义”、“国家资本主义”、“新官僚资本主义”的论调,都是错误的。有的是想拉回到老路上,有的是想引到邪路上去;有的是思想认识误区,有的是别有用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道路,我们看准了、认定了,必须坚定不移走下去。要始终保持清醒坚定,保持强大前进定力,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为任何干扰所惑,真正做到“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推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制度化
(来源:学习强国)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新时代文化建设的价值引领
       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一个文明进步的社会必然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进步的社会,一个现代化的强国也必然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协同发展的国家。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作为社会变革的先导、综合国力的重要内容、政党的精神旗帜,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新时代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核心价值观是文化的灵魂,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其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必须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新时代文化建设。
       为更好地弘扬新时代的中国精神,传播社会主流价值,凝聚全社会的意志和力量,党的十八大作出培育和弘扬涉及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二十四个字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战略决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的价值表达,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在思想和精神层面的质的规定性。深厚的民族性、鲜明的时代性、内在的先进性和广泛的包容性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鲜明的特征,决定了新时代文化建设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和主导。正如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12月在江苏调研时所说:“做好各项工作,必须有强大的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精神推动力的支撑,加强文化建设要有主心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广泛宣传教育、广泛探索实践,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引导人们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这就是说,加强文化建设必须抓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文化建设的主心骨和决定着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最深层次要素。
       二、新时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注重制度建设
       制度保障是现代国家建设的基础,具有统领全局的作用。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化,党对制度建设的认识也愈来愈深入。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特别强调,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制度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决定》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形成的科学制度体系,我国国家治理一切工作和活动都依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开展。因此,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建设要格外注重制度建设。惟此,才能推动社会主义文化更加繁荣兴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制度具有显著优势。具体体现在如下四个方面。第一,新中国成立七十年来,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守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信念,注重发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强大引领作用。第二,改革开放以后,明确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第三,党的十八大以来,正式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第四,始终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正是依靠这些显著优势,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
       新时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尤其要坚持和完善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制度。《决定》指出:“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广泛凝聚人民精神力量,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深厚支撑。必须坚定文化自信,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迎来光明前景的今天,尤其需要旗帜鲜明地以先进文化引领前进方向、凝聚奋斗力量、完善国家治理、推动事业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由此可见,推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制度化是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题中应有之义。
       三、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制度
       深刻理解《决定》提出的“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制度”,关键在于自觉认识制度筑建的重大意义,充分把握蕴含其中的优越性,进而在新时代的场域中找到贯彻落实的着力点。
       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制度,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作出的重要制度安排。首先,反映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现实需要。当前,我国正经历着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各种社会思潮此起彼伏,必须以明确的制度形式巩固全体人民在思想上精神上紧紧团结在一起的共同思想基础。其次,体现了党对领导文化建设长期实践经验的总结。《决定》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明确指出,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具有“坚持共同的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促进全体人民在思想上精神上紧紧团结在一起的显著优势”。再次,深化了党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从毛泽东的“被新文化统治因而文明先进的中国”、邓小平的“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快、更先进”的文化、江泽民的“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胡锦涛的“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到习近平关于文化建设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进行了艰辛探索。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高度。最后,彰显了党对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的高度自觉。这种自信源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弘扬以及社会主义文化的生机盎然和蓬勃发展,从而彻底摆脱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在价值、文化上的自卑心理。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朝着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目标迈进的重要一步,具有三个方面的显著优势。第一,有助于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制度化。这一制度的提出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文化建设中的引领和主导地位提供了可靠的制度保障。第二,有助于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这一制度的提出对于进一步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前进方向,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确保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第三,有助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美好生活需要。当前我国文化供给的主要矛盾已经由“缺不缺、够不够”的问题转变为“好不好、精不精”的问题。这一制度的提出必将极大地提高精神文化产品供给水平,增进人民文化福祉,使中国人民在精神上更加主动。
       那么,如何推动这一制度落细、落小、落实呢?简言之,要着力做好以下五个方面。一要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落实好《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等,切实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教育,进一步完善青少年理想信念教育齐抓共管机制。二要完善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法律政策体系,强化法律法规的价值导向,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具有刚性约束力的法律规定,形成有效传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政策体系。三要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培基固本,逐渐形成人人了解、人人保护、人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动局面。四要健全志愿服务体系,有效调动各种资源和力量,推动志愿服务制度化、社会化、专业化。五要完善诚信建设长效机制,健全覆盖全社会的征信体系,营造有利于诚信建设的法治环境和政策条件。
 
 
 
扎牢安全生产的“篱笆”
(来源:学习强国)
 
       近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开展特别重大生产安全责任事故追责问责审查调查工作规定(试行)》印发实施。2021年1月13日,国务院安委办、应急管理部召开视频会议,通报山东烟台五彩龙金矿“1·10”爆炸等近期重大涉险事故情况,会议强调,严防监管盲区和漏洞,对涉险事故提级调查,对重大涉险事故实行挂牌督办。
       安全生产,年年喊、月月喊、天天喊,可事故总是难以杜绝,甚至在出现安全事故后,有些企业还存在迟报、瞒报现象,企图瞒天过海。笔者认为,扎牢安全生产的“篱笆”是关键。
       人遇到了“篱笆”的阻隔,都会思考“篱笆”此时此刻的作用。有人存侥幸心理,擅自违规翻越后发现,不过如此,久而久之,就产生了麻痹心理,眼里再无“篱笆”,安全生产也就成了耳边风;有人遇到了“篱笆”,学会了绕行,看到“篱笆”有破损之处,居然在自我安慰后,骑墙而过,没想到吃了大亏。总而言之这说明,第一,“篱笆”在有些人心里,本来就不算啥。只要有利可图,“篱笆”是扎给别人看的。一旦自己出了问题,还是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摆平。第二,“篱笆”自身扎得不牢,给有些人提供了可钻的“缝隙”。这“缝隙”再加上利益驱使,“篱笆”也就成了一种摆设。因此,无论哪一个方面,在“篱笆”面前止步,按规矩办,才是沧桑正道。针对该企业存在的事故瞒报、拖报现象,犹如扎“篱笆”。“篱笆”之外,熏心的利益之下,“篱笆”凸显的价值也各不相同。
       眼下,我们常常把一些规章制度纳入到“顶层设计”之中。但实施起来,总会有缝隙或多或少露出来。安全生产中的瞒报、拖报正是钻了这些空隙。若遇到生产责任事故,即刻上报的“篱笆”能变成“电网”,谁碰谁触电,生产管理者还会存有侥幸心吗?
       安全生产的“篱笆”,不但要扎好,更要扎牢,让它确实能够在安全生产中起到令行禁止的作用,成为相应部门领导、单位无法轻易逾越的“高压线”,摸不得、碰不起。
 
  • 上一篇:“两学一做”学习材料第七十期(2021年4月)
  • 下一篇:“两学一做”学习材料第七十二期(2021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