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投人力党支部“三链协同” 激活党员教育“一池春水”
访问次数:3626次 发布时间:2025-09-26
2025年以来,菏投人力党支部紧盯新时代党员教育新任务、新要求,始终锚定“铸魂、增智、强能”目标,通过精准化供给、多元化载体、实效化赋能的创新实践,着力打破传统教育模式局限,构建起靶向施教、全景浸润、知行合一的党员教育工作新格局,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精准施教,锚定需求抓“供给侧”
一是依托“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载体,建立“书记领学+集中研学+对照践学”机制,通过原文解读、案例剖析等形式,把党的创新理论与业务工作进行深度融合,引导广大党员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岗位履职能力,筑牢“立足岗位作贡献”的信仰基石。 二是推行“岗位需求清单+培训课程清单”双向对接模式,针对不同岗位的差异化需求,定制经营管理、党建人事、公文写作等专题课程,实现“缺啥补啥、干啥练啥”的精准赋能。三是依托“固定学习日”,鼓励党员结合人力资源服务案例分享实践经验,借助“上台讲、台下评、现场议”的互动方式,推动学习由“被动接收”向“主动输出”转变,切实达成以学促干、以干践学的良性循环,使其成为党员成长的“加油站”、业务突破的“助推器”。
多元赋能,拓宽载体强“渗透力”
一是线上搭建“指尖课堂”。依托“灯塔-党建在线”海量学习资源,在党员微信群开设“每日一学”栏目,通过短视频、音频解读等轻量化内容,满足党员“随时学、随地学”的需求,让理论学习更具时效性和感染力,确保学习“不打烊”。二是线下打造“沉浸式课堂”。组织党员实地参观菏泽市革命烈士陵园,走进电影院观看《南京照相馆》,在实物观摩、缅怀先烈、重温抗战历史中传承红色基因,推动红色教育从理论层面的“抽象理解”转化为精神层面的“深刻烙印”,让党性教育可感可触。三是搭建“协同课堂”。主动对接共建单位,围绕品牌创建、党员队伍建设、志愿服务等内容,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促进党建资源共享与优势互补,在互动中交流经验、碰撞思想,凝聚发展合力。
实践转化,锚定实效拓“辐射域”
一是建立“学用评”闭环机制,定期开展学习成效评估,将实践成果纳入党员考核体系,通过“承诺践诺—跟踪问效—群众评议”的流程,推动党员将学习收获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确保理论学习与实践应用深度融合、相互促进。二是坚持“学用贯通”导向,通过创建“党员先锋岗”、划分“党员责任区 ”,引导党员在岗位实践中亮身份、作表率,在解决实际问题中锤炼本领、增长才干,推动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同频共振、互促共进。三是探索“理论学习+项目攻坚”模式,将党员教育与公司经营、安全管理、风险防控等任务深度绑定,通过组建党员攻坚小组,引导党员带着问题学理论、联系实际找方法,实现理论素养与业务技能的同步提升,让理论学习成为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金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