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菏泽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首页> 党建阵地 > 热点专题 > 热点专题二

热点专题二
Company profile

“两学一做”学习材料第七十四期(2021年7月)

访问次数:5006次   发布时间:2021-08-31

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学史力行创造新业绩
(来源:人民日报)
 
       建党百年之际,“七一勋章”获得者的事迹感动了无数中国人。扎根社区40余年的福建省福州市军门社区党委书记林丹,致力于“让牧民过上好日子”的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的廷·巴特尔,退休后16年间始终服务在一线的宁夏吴忠市“王兰花热心小组”党支部书记王兰花……中国共产党人以为民造福实际行动,诠释了“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崇高情怀。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强调:“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我们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就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始终同人民在一起,为人民利益而奋斗,是我们党立党兴党强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习近平总书记在西藏考察时强调:“要在为民服务上力行,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当好人民群众的知心人、贴心人、领路人,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努力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加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半条被子”故事主人公徐解秀老人说,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面对兰考的风沙、盐碱、内涝之患,身先士卒,带着群众封沙、治水、改地,心里唯独没有自己;“时代楷模”黄文秀,扎根基层、一心为民,以生命赴使命,青春之花绽放在脱贫攻坚路上……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100年来,中国共产党人矢志践行初心使命,与群众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有盐同咸、无盐同淡。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我们党始终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同甘共苦、团结奋斗。
       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就要把对党和人民的热爱落实在行动上,为群众办实事,不懈奋斗、永远奋斗。脱贫攻坚战,毛相林带领村民背着锄头、钢钎、铁锤,历时7年凿出“绝壁天路”。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我是党员”的呐喊振聋发聩,红色党旗高高飘扬,“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彰显了共产党人的担当和风骨。防汛关键期,党员干部冲在一线,在暴雨中与时间赛跑、为生命冲锋,“始终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用行动砥砺初心、以担当守护使命,才能坚定如磐初心、永担光荣使命。历史与实践证明,赢得人民信任,得到人民支持,党就能够克服任何困难,就能够无往而不胜。
       最伟大的力量源于人民,最深刻的变化在于人民,最实在的成果惠于人民。现在,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又踏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断为美好生活而奋斗。”新征程上,我们面临各种发展新课题、新任务。更好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加明显的实质性进展,需要党员干部始终站稳人民立场、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尊重人民首创精神、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凝聚起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精气神和埋头苦干、真抓实干的原动力。
       星光不问赶路人,未来属于奋斗者。习近平总书记号召全体党员:“牢记初心使命,坚定理想信念,践行党的宗旨,永远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风雨同舟、同甘共苦,继续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懈努力,努力为党和人民争取更大光荣。”坚持人民立场、人民至上,坚持不懈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凝聚矢志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我们就一定能创造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业绩。
 
 
 
新时代如何强化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
(来源:《学习强国》)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将其作为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来抓。党对意识形态的认识更加深入,意识形态理论体系不断丰富与完善,意识形态工作的凝聚和引领作用不断展现,这就启示我们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必须以牢牢掌握意识形态领导权、坚定“四个自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前提与基础。必须在提升意识形态凝聚力和引领力上下功夫,实现方式方法的改进以及内容的与时俱进和完善创新,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
       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首先必须在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等根本方向和关键问题上态度鲜明、毫不动摇。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定盘星”。创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方式,绝不能放松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相反,必须强化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与发展马克思主义,大力宣扬与传播马克思主义,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以马克思主义指导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党管意识形态是我们党的宝贵经验和重要原则,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和引领力是全党的战略任务,必须把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牢牢掌握在手中,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全方位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阵地建设和管理,注意区分政治原则问题、思想认识问题、学术观点问题,旗帜鲜明反对和抵制各种错误观点,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关键要在提升凝聚力和引领力上下功夫。衡量意识形态是否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要看其能否发挥强大的感召、说服、引导等社会功能,凝聚起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意识形态工作不仅仅需要思想体系的完备,更需要解决人民群众的思想困惑与实际困难,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实际作用。当前,要擎起意识形态建设大旗,不断完善、创新、发展意识形态建设,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为意识形态建设打牢思想理论基础。
       新时代提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和引领力,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意识形态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研究和回答好人民群众关注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一是推进意识形态话语实现向大众化、生活化的转变,多采用接地气、口语化的语言,让人民群众听进去、听得懂、记得住,经由与实际结合,变成自觉的理论认识与主动意识,扎根于蓬勃发展的当代中国现实和百姓生活中;二是以常态化的学习教育与实践持续推进理论武装头脑,在文化交流与熏陶、日常工作与生活、精神文明共建等活动中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思想认识水平与思想道德素质;三是树立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意识形态建设,激发人民群众的爱国热情,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一起;四是加强思想宣传与舆论引导,坚持不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其在不同层面、不同领域实现制度化、具体化,真正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渗透到社会生活各领域,使每个人都能感知它、领悟它,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实际行动;五是根据形势变化、时代要求、群众期待,高度重视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选择民众喜爱、乐于接受的载体来进行意识形态宣传教育,既充分利用广播、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的功能,又要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发挥好新兴媒体的优势,促进新旧媒体互补与深度融合,建立全方位、立体式的思想传播路径,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让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工作“润物细无声”。
 
 
 
如何理解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来源:人民网)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国家的繁荣强盛,一个民族的文明进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思想道德水平。党的十九大对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作出重大部署,强调要提高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这为新时代推进思想道德建设指明了努力方向,提出了新的目标任务,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领会,切实贯彻落实。
       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思想道德建设。这几年,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精神,深入开展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学习教育,广泛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等工作。这些工作有力促进了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良好的社会风气日益浓厚。
       与此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社会思想道德领域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对存在的问题,应引起高度重视,采取更加有效的举措,切实加以解决。要紧密联系实际,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提振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坚守共同理想、实现共同梦想的信心和热情,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激励人们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把先进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把面上教育引导与个别交流疏导结合起来,切实把工作做到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的心坎上,理顺情绪、化解矛盾。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丰富思想内涵,拓展工作领域,增强实际效果,更好适应时代和实践发展的新要求,有力助推社会文明进步。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开展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行动,抵制腐败落后文化侵蚀,涵养和净化社会风气。推进诚信建设和志愿服务制度化,强化社会责任意识、规则意识、奉献意识,在全社会形成重信守诺、互信互助的浓厚氛围。
 
  • 上一篇:“两学一做”学习材料第七十三期(2021年7月)
  • 下一篇:“两学一做”学习材料第七十五期(2021年8月)